简介:涪陵重庆中部未来的工业与物流重镇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有白鹤梁石刻巴王陵遗址有醉人的长江乌江风情悠久的点易文化涪水之畔长江之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正像一株白玉兰花在这块土地上傲然绽放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九旬老院焕发新颜 医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区高笋塘路2号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创办于1914年系加拿大多伦多基督教在涪陵的dquo;英美会rdquo;所创重庆直辖前系四川省涪陵地区人民医院重庆直辖后1999年2月更为现名.现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涪陵附属医院重庆市级dquo;非典rdquo;诊治定点医院渝东南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的中心渝东南地区执业医师定点考试医院与重庆市急救医疗涪陵分中心重庆市涪陵区红十字医院dquo;三块牌子一套班子rdquo;
环境建设成绩斐然 医院党政一班人形成了dquo;完善医院软硬环境,树立医院崭新形象rdquo;的共识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医院软硬环境建设在原计算机局域网管理的基础上医院今年又启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二期工程mdash;mdash;门急诊临床医技系统各科室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此外规划中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病房大楼急救中心广场新建的120急救通道等都为伤病员营造了更加方便舒适的诊疗和康复环境
dquo;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dquo;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多种进口的高档医疗仪器设备拥有荷兰飞利浦螺旋CT意大利血管数字减影机日本东芝三维彩超人工心肺仪等先进高档的医疗设备400余台套
人才培养着眼未来 医院按照dquo;送出去引进来rdquo;的思路一方面鼓励职工进行学历培训和继教学习选拔人员送到省外国外学习深造;另一方面采取政策优惠待遇吸引等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经过几年努力医院人才结构日趋合理老中青梯队形成中青年人才辈出医疗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如今在职职工788人中有高级职称94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兼职硕导4人博士生2名硕士生13名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班69人;有重庆市医学会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水平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重庆市名中医1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医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共14人
学科建设步伐加快 开放床位600张有专业科室32个专业设置齐全为形成医院特色打造医院品牌,医院对一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超声科以及二级重点学科消化内科骨科泌尿外科采取了政策上倾斜资金设备上扶持等方式推动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内科以介入诊治外科以微创腔镜为发展方向的特色其中不少项目居国内和市内领先水平2000年开通了与北京医院的远程会诊2002年开展了胎儿远程监测工作;成立了涪陵区新生儿监护中心疝治疗中心体外碎石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肝病治疗等中心
科技兴院持续发展 医院确定了dquo;科技兴院rdquo;的发展战略,制定优惠政策每年列出专项资金鼓励搞科研扶持学科发展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先后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中心等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常年邀请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会诊同时派出人员赴印度马德拉斯心血管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国内友好医院进修学习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医院科研和学术水平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医院职工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以上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以上;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项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区级科研成果奖23项;主(参)编出版学术专著14部目前有在研市(部)级科研项目4项区级科研项目19项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开展dquo;肝移植rdquo;手术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开展该项手术的地区级医院
教学工作任重道远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渝东南地区教学中心,每年担负着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职工医学院带教本科和专科实习生50名以上,带教市第三卫校万州卫校万州中医学校等中专学校实习生100人以上,接受周边各区县医院进修生70人的教学重任;医院本着dquo;教学促进业务发展,业务发展推动教学rdquo;的原则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教研室4个教研组14个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急救通道绿意盎然 1992年4月竣工的急救中心大楼,由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务院三峡经济开发办公室四川省经委涪陵地区财政和原涪陵地区人民医院共同投资兴建建筑面积10204msup2;时称四川省涪陵急诊抢救和技术培训示范中心(简称涪陵急救中心)2001年11月,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将涪陵急救中心规划为重庆市急救医疗的6个分中心之一,覆盖涪陵区长寿县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石柱县;分中心急救部下设急诊科(观察床20张)创伤外科(病床30张)120院前急救急诊ICU(病床2张);院前急救拥有监护型急救车1辆普通型急救车3辆120急救指挥车1辆随着医院现代化综合病房大楼急救中心广场的规划建设和120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建成使用,分中心急救生命通道建设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医院抓住机遇主动迎接入世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挑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2003年经区人事局区卫生局批准作为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区开展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dquo;三定rdquo;方案体现因需设岗以岗定酬按岗纳薪原则激活了用人机制;2001年10月起先后实施了对400多个品种的物资实行了dquo;零库存rdquo;管理临时工实行与居委会共管园林绿化委托专业公司承包等系列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硕果累累振奋人心 2000年10月医院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2002年6月又通过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的考评验收(市卫生系统首家),同年12月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全国dquo;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rdquo;,2003年11月通过了dquo;医疗优质高效全国百姓放心医院rdquo;的评审验收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医院爱婴医院重庆市放心药房涪陵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今年又获得重庆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dquo;星级护理站rdquo;dquo;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rdquo;等;保持了重庆市级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计划生育园林式单位绿化红旗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年年被评为涪陵区的先进单位
奋力拼搏绘就蓝图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锐意创新开拓奋进共同描绘了宏伟蓝图:到2007年底医院占地面积达到270亩(179980米)有1个总院1个分院(占地100余亩的李渡分院)3个门诊部,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开放床位1000张;年收治病人2万人次,门诊病人达50万人次,年收入超过2亿元固定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不断改善医院环境成为dquo;医疗现代化管理标准化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环境园林化rdquo;的现代化医院;不断增添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总值达到或超过1.2亿元能满足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的需求;正高级职称达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mdash;4%副高级职称控制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mdash;14%中级职称控制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mdash;38%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重庆市先进医院行列